近日,由晶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成功完成在轨测试,并在超过三个月的在轨运行后,仍保持稳定的电性能,展现出卓越的环境适应性和长期可靠性。在此之前已完成3颗卫星的在轨测试。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新型航天光伏技术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未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航天器上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技术突破:钙钛矿光伏组件经受极端空间环境考验
航天器在轨运行环境极端,太阳能电池需长期承受强紫外线辐射、高能粒子轰击、真空环境以及剧烈温度变化(-100℃至120℃)。传统航天光伏组件主要采用砷化镓(GaAs)或硅(Si),但这些材料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且质量较大。相比之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高效率、轻量化和低成本的优势,成为新一代航天能源技术的重要方向。
本次在轨测试的钙钛矿组件初始光电转换效率超过20%,并经历了长时间的轨道飞行考验,在极端环境下仍保持稳定工作,未出现明显性能衰减。测试结果表明,钙钛矿光伏技术不仅能够适应太空严苛条件,还展现出良好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为航天器提供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
迈向未来:钙钛矿光伏助力航天能源革新
此次在轨验证的成功,为钙钛矿光伏技术在低轨卫星、深空探测器、空间站和柔性光伏帆等航天应用中的推广奠定了基础。相较于传统光伏组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质量更轻、制造成本更低,同时可适用于可展开式太阳翼及柔性光伏系统,有望显著提升航天器的能源获取效率。
江阴晶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此次航天应用验证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航天光伏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未来,江阴晶皓将持续推进钙钛矿光伏技术的优化升级,探索其在更复杂航天环境中的应用,助力我国航天科技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静安区江场路1228号6A栋
版权所有 © 上海港湾集团
Copyright@2025 GEOHARBOUR